站在一年的起始,业内人士、消费者开始讨论红木家具羊年的走向,更多观点趋向于红木家具难以“羊眉吐气”,理由是宏观经济大环境持续不见“暖阳”、原材料价格走低,以及消费者观望情绪加重,而消费减低、销售下降直接导致红木家具企业资金流减少甚至难以为继,这也是我市去年小部分红木家具企业不得不转行或缩减生产、店面的缘故。
红木家具如何才能“羊眉吐气”
市场
"一折到底"到底有多拼
过了个年,我市一家大型红木家具企业"一折到底"的广告仍在105国道旁广而告之,这不仅拉低了红木家具作为高端家居产品的身份,更从深层面透露出红木家具行业不太景气的现状。我们不禁会想,敢于"一折到底"的老板到底有多拼?不过,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所谓的"一折到底"其实是一句口号,这样低价的产品基本找不到,大部分产品的优惠幅度为5折,小部分产品可低到4折,老板此举显然是不得已而为之。
去年一整年,家居行业都沉浸在迷雾中,很少能见到"暖阳",红木家具市场亦是起伏不定,全国各地红木企业关门歇业事件不少,中山红木市场相对乐观得多,一批品牌企业逆势上扬,一批潜力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不过,仍有小部分企业因经营困难或退出市场,或缩减门面和生产数量,更有个别大型红木企业招来多方"围堵催债"的尴尬局面,部分产品一度被法院查封,这些迹象无疑加大了消费者的担忧心理,观望情绪进一步加重。
分析
原材料价格下跌打击面广
业内人士分析,宏观经济大环境不景气虽然对红木家具市场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仍是间接的,至少消费者难以切身体会到红木企业的难言之痛,但原材料价格下跌对市场的打击是直接的,而且是广泛的,原材料价格下跌,意味着产品价格也要降价,这是市场规律,也是消费者的第一判断,而且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会以此认为红木产品在贬值,要不要买、何时买的观望情绪会得到加重。不过,目前价格跌幅较大的以中低档商品为主,真正收藏级别的产品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从去年开始红木行业就一直风波不断,千万元紫檀造假、红木业迎来史上最强整顿、红木家具价格"高台跳水"的消息不断传出。据悉,从目前广东市场来看,红木家具的价格普遍跌幅超过10%,最大跌幅甚至超过50%。相比之下,原材料的价格变动相对小一点,但也普遍跌了20%~30%,特别是前年风光无限的缅甸花梨,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从3万元/吨跌到了1万元/吨,普遍跌了50%左右。
"消费者本来就买涨不买跌,一看原材料价格跌了,就更加不买了",业内人士表示,因为原料价格下跌,消费者担心接盘不利,所以进入观望状态,消费一减导致很多厂家根本没办法维持生存,有的亏本了都没办法降价出货,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行业都在降价;同时,近年来红木家具厂家扩张迅速,匆忙上马入行的也不在少数,一旦消费大减就资金链断裂,关门倒闭的消息频传。
寻路
品牌企业注重诚信和品质
这几年,红木家具市场快速发展最明显的特征是门店和企业数量的增加,由此导致竞争不断加剧,不过,困扰很多企业的并非越来越难做的销售,而是原材料日益稀缺和掺假作假越来越多。最常见莫过于在销售时鱼目混珠、混淆概念,比如将缅甸花梨、老挝花梨谎称为越南黄花梨,并称这些都属于花梨,只是产地不同;又或者将红檀、绿檀、黑紫檀等不属于国标红木的硬木傍上国标红木名称。对此,品牌企业嗤之以鼻,表态绝不会贪图眼前小利,市场越是艰难,越注重诚信和品质。
唐明居总经理胡高华表示,红木家具因材料的昂贵,的确可以找到赚快钱的路子,比如掺入其他木材以次充好,甚至可以将超过五成的材料用杂木替代,这样的话利润不只翻倍,但是,这种赚快钱的做法等于慢性自杀,注重诚信和品质的企业绝对不会这么做,想做持久生意的老板也不可能走这种所谓的捷径。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标中规定,在生产红木家具时,允许使用少量、不影响整体结构和美观的"白边"。但有的商家根本不去白边,全都用在红木家具的制作上;也有的在红木中掺进其他廉价木材,只在表面做一些处理,让外行也很难分辨。在制作工艺上,国标要求木材接合处要全部采用卯榫结构,但有的商家就会在木材接口处用铁钉固定或者用胶粘合。
针对材料掺假和以次充好的漏洞,中国红木委"红木与红木制品检测中心"前不久正式揭牌。不过,据了解,国内红木行业能够提供检测服务的机构并不多,目前仅有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树种鉴定实验室此类检测机构,与实际市场需求仍有差距。